新光證券2612中航2023存股名單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MoneyDJ新聞 2022-11-22 09:02:59 記者 李彥瑾 報導知名個人電腦(PC)大廠戴爾科技(Dell Technologies)(DELL.US)於11月21日美股盤後公佈最新財報,業績擊敗華爾街預期,主要受惠供應鏈狀況改善,抵銷了PC市場持續疲軟的負面影響。不過,由於總體經濟環境逆風,戴爾給出的財測不及華爾街預期,導致盤後股價走跌。 根據戴爾公佈的財報資料,2023會計年度第三季(截至2022年10月31日),營收年減6%至247億美元,符合財測區間238億美元至250億美元,且優於FactSet共識預期的244億美元;經調整每股盈餘2.30美元,高於財測區間1.53美元至1.79美元,亦優於華爾街預期的1.60美元。 《Barron’s》報導指出,戴爾第三季業績表現理想,原因是戴爾成功削減零件及物流成本。另外,由於料源供應順暢,戴爾加速去化在手訂單,同時凍結幾乎所有人事招募。財報顯示,戴爾第三季營業費用(Operating expense)季減5%,相比去年同期大減12%。 財報顯示,戴爾客戶解決方案事業群(Client Solutions Group,含桌機、筆電、平板及自有品牌周邊設備)營收下滑17%至138億美元,略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39億美元。其中,商用PC營收大降13%至107億美元,消費級PC營收更驟減29%至30億美元。 基礎建設解決方案事業群(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Group,含伺服器、儲存系統等企業IT硬體)營收成長12%至96億美元,略高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95億美元。其中,儲存系統營收成長11%,伺服器與網路營收增幅達到14%。 展望2023會計年度第四季,戴爾預估營收為230億美元至240億美元,相當於年減16%,遠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249億美元;經調整每股盈餘估為1.50美元至1.80美元,符合華爾街平均預期的1.63美元。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,戴爾股價於11月21日正常盤下挫2.31%、收41.07美元,盤後續跌2.17%至40.18美元。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 10月10日發佈的報告,2022年第三季(7-9月),全球PC出貨量較2021年同期銳減15%至7,430萬台,延續第二季年減15.3%、第一季年減5.1%的頹勢,反映COVID-19疫情對於PC銷售的提振力道告終。 (圖片來源:戴爾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新聞02

MoneyDJ新聞 2022-11-29 09:20:18 記者 李彥瑾 報導全球首富、特斯拉(Tesla)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入主知名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後,隨即大刀闊斧改革,包括放寬言論審查標準、恢復前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等爭議名人的Twitter帳號。但馬斯克因此槓上蘋果(Apple),Twitter恐遭App Store下架。分析師警告,此舉恐進一步打擊特斯拉(Tesla)股價。 CNBC、路透社等外媒報導,Twitter新老闆馬斯克週一(11月28日)在Twitter發文寫道:「蘋果威脅要將Twitter從App Store中刪除,但不會告知我們原因。」不只如此,馬斯克還重砲批評,蘋果對年營業額超過100萬美元的應用程式,抽取高達30%的「蘋果稅」,他發佈一張圖片,暗示他將向蘋果「開戰」(go to war),也不願繼續支付30%的費用。 馬斯克本月曾表示,Twitter將允許言論自由(freedom of speech),但不允許觸及自由(freedom of reach),指的是仇恨言論的觸及率將被大幅降低,且無法付費推廣。由於擔憂Twitter無法有效管制內容,許多知名企業已取消在Twitter平台投放廣告,包括福特(Ford)、輝瑞(Pfizer)和聯合航空(United Airlines)等。 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Twitter內部文件顯示,2022年第一季,蘋果為Twitter平台最大的廣告商,廣告支出達4,800萬美元,佔Twitter該期間總營收的4%以上。 馬斯克上週五(25日)在Twitter發文嗆聲,如果Twitter遭蘋果App Store和Android系統的Google Play商店下架,他要自己開發新手機。 Wedbush分析師Dan Ives 28日直言:「馬斯克與蘋果的新戰火並非投資人所樂見,並可能會進一步打擊特斯拉股價,過去一年來已大跌近50%。」 (圖片來源:馬斯克Twitter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新聞03

群聯9月營收雙增「最壞狀況已快過去」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.10.07 群聯潘健成表示,NAND的市場價格很可能已經跌破製造成本,市場最壞的狀況已經快要過去了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群聯 (8299)9月合併營收為48.09億元,年衰退16%;累積至9月營收達479.66億元,月增加8.8%、年成長5%,為累計同期新高。執行長潘健成表示,NAND的市場價格很可能已經跌破製造成本,「市場最壞的狀況已經快要過去了」! 群聯與去年同期比較9月SATA與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成長超過26%,其中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成長超過42%,且工規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成長將近80%。此外,累計至9月的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年增長率超過26%,記憶體總位元數出貨量 (Total Bits)也微幅成長將近1%,雙雙均刷新歷史同期新高。 執行長潘健成表示,近期陸續有NAND原廠宣佈減產或是降低未來季度的資本支出,顯示目前NAND Flash的市場狀況已幾乎接近底部,所有NAND原廠都面臨虧損與減產的嚴重壓力。換言之,NAND的市場價格很可能已經跌破製造成本,甚至低於現金成本,預期再續跌的機率與幅度將逐漸縮小。 潘健成接著說明,依照過去經驗,NAND價格下滑的過程,也將逐漸刺激使用者對於NAND儲存容量需求的上升,包括系統整合廠商(例如PC、手機、遊戲機等)預期也都將透過規格的提升(例如 PCIe Gen3升級為PCIe Gen4、512GB SSD升級為1024GB SSD等) 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,而上述這些調整都將有助NAND市場的供需平衡。 潘健成最後也強調,市場最壞的狀況已經快要過去了,雖然通膨、戰爭、疫情等因素造成了全球性的影響,但群聯將透過過去累積超過21年的市場經驗以及前瞻技術能力,再次向市場證明群聯是一家穩健成長、技術領先、且有能力降低市場波動影響的優質企業。 (時報資訊 王逸芯) 延伸閱讀 三星Q3季報 營利重摔逾3成低市場預期 大廠減產 市調曝NAND Flash跌價收斂點 英特爾 全面退出記憶體市場 台股記憶體NAND群聯潘健成

6184大豐電高殖利率股票推薦ptt, 4155訊映2023存股名單推薦, 2722夏都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1726永記2023存股推薦dcard 2812台中銀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2023緯創新2492華新科2023存股名單 3532台勝科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2023台泥台股存股推薦ptt

 

arrow
arrow

    e58tjt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